作者丨王宜
出品丨数字化报
凌晨三点,烧烤摊大排长龙,烟雾缭绕的烤炉前,烧烤师傅一边挥洒着孜然和辣椒粉,一边和旁边的同事打趣,“我已经被熏入味了”。
没有夺目的霓虹灯和繁华的街景,一个普通的街巷中,烤炉、小饼、小葱蘸料“灵魂三件套”,烘托出了淄博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这种烟火气,也搅动了酒市的一池春水。来自酒商们的感知是,今年啤酒市场的旺季比往年来得早一些。
“之前的供货量为每星期箱左右,现在则增加至每星期箱左右,同比增长一倍。”“自己门店每天销售10多箱啤酒已是常态,最高峰时一天就能卖出0多箱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的财报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根据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26.万千升,同比增长11.02%;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98.4万千升,同比增长11.55%;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6.27%;实现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8.86%。
这种增长下,使其及时抓住淄博烧烤这一消费热点的能力再次被看到。柔性供应链、智慧生产线、个性化定制……成立于年的青岛啤酒,从一座“岁”工厂转向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数字化标签愈发明显。
而这一切改变还要从啤酒业快速增长消失的那一年开始讲起。
#01
啤酒,卖不动了
啤酒不同于白酒,白酒存储的时间越久,越香,而啤酒对保鲜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啤酒的单价较低,如果外地运输的话,要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因此各地都以本地啤酒为主,外来品牌竞争优势较小。
当时,想要快速做大市场,唯一的路径就是建厂或者收购。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青岛啤酒开始初步尝试合并其他酒品牌。
年,青岛啤酒跨地收购扬州啤酒厂;时隔一年,青岛啤酒与西安汉斯啤酒饮料总厂签订合资成立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到了90年代中期,青岛啤酒一举收购了汉斯啤酒、汉中啤酒、渭南啤酒;年,青岛啤酒又大举收购省内蓬莱等多个啤酒厂。
年,它继续收购了崂山啤酒,同年又收购了嘉士伯旗下的上海嘉酿啤酒。
年,青岛啤酒收购宝鸡啤酒。而后趵突泉啤酒、活力啤酒、淄博绿兰莎啤酒、烟台啤酒、银麦啤酒、三得利啤酒、嘉禾啤酒…….
据不完全统计,单是年到1年期间,青岛啤酒就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
然而,在年左右,青岛啤酒的增长神话骤然消失。原来收购、建厂的路子不管用了。面对这一增长困境,青岛啤酒开始改变品牌定位提价做高端、打造新品牌、建立新的营销策略。
在1年下半年,青岛啤酒对山东省的青岛纯生终端供货价上调4元/箱,提价幅度约5%;到了2年,提价措施愈加频繁。
例如青岛啤酒的皮尔森瓶装产品在全国范围提价,单箱开单价从72元提升到82元,同比上升14%;而在经典山东以外地区提价,单箱提价2元;白啤箱开单则价从55元提到57元,同比上升.6%。
除此之外,青岛啤酒还推出了一款天价啤酒——“超高端艺术典藏新品”,取名“一世传奇”,单品元,2瓶价格元,价格直逼飞天茅台。
那段时间,包含青岛啤酒在内的整个啤酒市场价格飞升,但也并未改变增长缓慢的现象。
一组数据显示,6年我国啤酒销量约为万千升,此后五年时间里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跌,到了1年该数据已经降低为万千升,短短五年时间暴跌了超过0%。
在增长天花板见顶的啤酒市场,销量早已经不再是一个评定企业前景的一个指标。青岛啤酒需要从量到质的转变,消费者成为关键。
#02
一个“预判”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