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啤酒产品结构转变龙头厂商发力中高端市

一、国内人均啤酒消费量增长受限,啤酒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啤酒行业目前在我国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以原材料、酿造设备以及啤酒包装等部分构成,其中原材料以麦芽、啤酒花、酵母等产品为主。中游为啤酒生产商,目前我国啤酒生产商已形成垄断趋势,市场份额主要由百威亚太、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以及华润啤酒垄断,行业CR6市场份额合计约占85%以上。下游主要为实体商超以及线上零售渠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引,预计到十四五末啤酒行业产量达到万吨,比十三五末增长11%,年均复合增速约2.2%;销售收入达到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63%,年均复合增速10.3%;实现利润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年均复合增速17.5%。

从近几年啤酒龙头节奏来看,销量有望保持年均2%左右增长,但吨价基本保持年均5%以上增长,高端化趋势为长坡厚雪,关键是持续升级的确定性。此外啤酒龙头一方面发力高端升级,同时严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利润释放保持较快增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年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以来,中国啤酒行业经历了重要的转型和升级,尤其是从年开始的高端化发展战略,已经初见成效。这一转变不仅在供给和需求两端显现,而且也在行业的整体容量和市场集中度上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在供给端,中国啤酒产量在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滑,呈现出-3.4%的负增长率,直至年啤酒行业开始着重于高端化转型。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啤酒产量在年实现回升至万千升,年增长率达到4.4%。这一变化反映了啤酒企业从“份额优先”转向“利润优先”的竞争策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从啤酒龙头视角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华润、青啤、百威、燕啤、重啤、珠啤寡头垄断格局,但不同龙头公司吨价表现有明显差距。

年百威、重啤吨价接近元/吨水平,处于第一梯队;而青啤、珠啤、燕啤、华润吨价在0-元/吨水平,处于第二梯队。其中,青啤、华润、燕啤、重啤、珠啤-年吨价CAGR分别为4.8%、4.6%、4.0%、3.5%、3.5%,青啤、华润、燕啤展现出更强的升级韧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啤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年)》显示,近几年,为满足消费者高质量消费需求,龙头企业相继深度布局高端市场,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也将啤酒行业维系多年相对稳定的“市场割据”被打破,结构升级下不断关停无效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行业差异化竞争更为明显,冲击高端市场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海外啤酒消费潜力巨大

啤酒是非常成熟的快消品,在全球酒精饮料品类中维持着高渗透率。啤酒在我国的兴盛源于工业化程度高、适用人群广,但过去一成不变的产品形态正在经历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低度酒乃至酒精饮料整体,啤酒一直是最重要的品类,鼎盛时期啤酒消费量占酒水消费总量的90%以上。

年,中国啤酒行业在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和明显的高端化发展趋势。年,全国啤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5.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作为中国酒业最为核心的品种,啤酒品类先发优势明显,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国内外啤酒龙头的商业模式仍有明显差异。国外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销售区域遍布全球各大区域,对比来看华润、青啤等当前仍以国内销售为主,海外销售占比明显偏低。

-年期间,我国啤酒出口数量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年我国麦芽酿造的啤酒出口量共计62.10万吨,较年同期增长了29.53%。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综合考虑海外啤酒市场容量、发展阶段及竞争格局,未来,越南、印度等国家可以成为国产啤酒产商重要的开拓方向。越南、印度人口基数大、啤酒容量高,同时啤酒价格偏低、仍处于渠道驱动型阶段,因此以渠道深分销见长的国内啤酒龙头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另外市场相关信息显示,越南、印度等CR2市占率仍未形成完全垄断,国内啤酒龙头完全具备抢占一定份额的能力。目前来看,近年来国内啤酒产品主要出口国家仅为缅甸、日本、柬埔寨、朝鲜等国。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产品售价空间逐渐被打开,啤酒消费季节性波动明显

年至今的这轮啤酒行业升级,龙头厂商积极发力中档、高档,并通过丰富自身产品矩阵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过去啤酒主流价格带分布在中低档,随着中档升级、高档扩容,当前龙头纷纷发力中档、高档,并积极布局超高档前瞻品牌站位。

具体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双轮驱动态势,中档6-8元、高档10-12元产品均展现出较好放量态势。年到年,国内啤酒行业平均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年行业平均价格达到元/吨,同比增长6.31%,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天气显著影响啤酒需求。一方面,啤酒爽口、解渴的特性导致啤酒有明显的季节性,啤酒的生产集中于5-8月份,对应6-9月份的销售旺季。另一方面,高温天气会促进啤酒消费需求增加,而低温多雨天气会抑制啤酒需求。根据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和燕京啤酒4家代表企业毛利率分析可看出,Q2和Q3两个季度4家企业利润率明显高于Q1和Q4季度,产品消费具有较强季节性。

资料来源:企业财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成本角度来看,结合原材料价格走势、采购周期、基数效应等,年成本压力明显减弱。年玻璃、铝罐均较22Q1成本高点位置有所下降、对比23Q1相对平稳,大麦相比23Q1高点位置降幅明显,24Q1成本红利已有所体现。以青岛啤酒为例年、年吨成本分别+5.69%、+3.35%,24Q1吨成本-0.96%,年一季度成本拐点已现。后续随着二三季度旺季来临,规模效应下成本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资料来源:企业财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cyy)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beixinxi.com/afhpz/34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