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身体流汗多建议吃3肉食2瓜忌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导读:入伏以后,意味着天气也越来越热,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首诗,他是唐代王维写的,来自《苦热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啥意思呢?当毒辣的阳光交织整日的蚕鸣,热浪从发烫的沥青路上不断升腾,三伏天,也就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老人经常讲“热在三伏”,当下便是三伏天,天气热,身体流汗就比较多,这样身体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流失,所以在饮食上,夏天不要意味着贪凉,我们还要多吃一些时令的蔬果,同时还要讲究清补,多吃一点清补的肉,让整个的身体营养得到补充,这样也就能安稳度过苦夏了。入伏后,身体流汗多!建议:“吃3肉食2瓜忌1事”,安稳过苦夏。3肉和2瓜都是有讲究的,我们不妨来一起了解一下,为啥要吃这些肉以及瓜。吃3肉鸭肉俗语说“头伏吃鸭,二伏吃鸡”,在南昌地区,只要是重要的日子,都会杀鸭子吃,入伏吃鸭也是老传统,它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还容易消化,在民间还被鸭子誉为是“虚劳的圣药”。鸭子是老鸭好还是嫩鸭好呢?一般多选择老鸭,老鸭味道鲜美,肉质也更紧实,无论是炖还是做成啤酒鸭,味道都相当的不错,按照古书中的记载,鸭肉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的作用,所以夏季适合吃老鸭。推荐菜具体做法:1、鸭子冲洗干净剁成小块,放入锅中焯水,然后锅里放入菜籽油,加入花椒、大蒜还有辣椒、桂皮以及豆瓣酱;2、把鸭肉放进去炒香,倒入少许的水,转移到高压锅中,然后捞出来;3、另起锅,放入油,倒入鸭肉;4、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来点辣椒,倒入啤酒,大火进行收汁即可。鸡肉俗话说“三伏吃鸡,大吉大利”,在吃鸡的这件事上,有很多的争议,有的人讲应该是公鸡,它可以起到扶阳的作用,也有的人说是母鸡,其实这里我要特别的说明一下,应该是童子鸡,也就是快下蛋的母鸡。夏天随着流汗比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再加上暑热,会给人带来不适感,容易出现犯困的情况,吃鸡肉,能够起到补充能量,而且还容易消化吸收。推荐菜具体做法:1、新鲜的鸡买回来冲洗干净,然后把它放入腌鸡的料汁,你也可以直接搭配,盐和料酒,香醋、酱油、蚝油把它拌匀;2、腌制15~30分钟左右,电饭煲中,涮一层油;3、放入姜片和香葱,然后放入鸡,按煮饭键,煮好就可以吃了。羊肉俗语:“伏羊一碗汤,不劳医生帮”。意思也比较简单,在三伏天适合吃点羊肉,伏天吃羊,有两种说法,一则是以热制热,排出身体的湿气,二则是补充人体的钾元素,羊肉的含钾量很高,可以起到补充体力的作用。三伏天给家人做羊肉的话,可以适当地搭配白萝卜或者是胡萝卜来做,尽量的以清炖为主,这样吃着身体负担相对比较的少,如果太热吃了,然后再追空调,一冷一热,反而会造成身体的不适。推荐菜谱具体做法:1、羊肉切成大块,放入到锅中,里面放入大葱还有姜片以及青花椒,焯水以后,备用;2、另起锅,大火把水煮开,接着放入焯好的羊肉,放入一点香醋,这样炖的时候会更加的软烂;3、放入香葱,炖至30分钟左右,把切好的胡萝卜放入到锅中,进行压;4、软烂以后,放入少许的盐还有胡椒粉,就可以出锅了。食2瓜洋丝瓜洋丝瓜也叫佛手瓜,它的含水量很高,而且吃法多样,可以凉拌吃,可以生吃,还可以煮汤吃,非常的容易消化,平时我在家里做的话,基本上都是凉拌,比较的简单省事,三伏天吃洋丝瓜,而且价格也比较低。根据营养成分显示,克洋丝瓜的热量仅为19大卡,热量非常低,而且洋丝瓜成分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3倍,再加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瓜类,所以很适合三伏天流汗多的人吃。推荐菜谱1、猪肉冲洗干净,3分肥7分瘦,把它搅成肉馅,洋丝瓜冲洗干净,把它切成细丝,留着备用;2、开始进行调馅,放入盐加入蚝油,放入花椒葱姜水,然后把它拌匀,接着取出准备好的饺子皮;3、把调制好的肉馅,包入饺子皮当中,依次全部处理完毕,这样就制作好了。4、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煮沸以后,放入我们包好的饺子,煮沸腾一点,点水两次,就可以捞出来吃了。丝瓜丝瓜是三伏天最适合吃的瓜之一,它的含水量很高,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很多人流汗多,皮肤还容易晒黑,这个时候多吃一点丝瓜,既可以防止黑色素沉淀,同时还有补充维生素C的作用。我们在烹饪丝瓜的时候,要注意一个要点,切好的丝瓜,记得泡入水中,加上一点盐或者是白醋,这样可以防止它的变色,炒出来颜色也会比较的好看。推荐菜1、锅内油温七成热时候倒入蒜片炒香后倒入削皮切成斜片的丝瓜;2、快速翻炒至丝瓜变软后加入少许的盐,我们在炒的时候,也可以搭配一点香葱来炒;3、最后放入鸡粉,把它拌匀,这样一道非常美味的炒丝瓜就制作完成了,清淡爽口还解油腻。忌1事高强度工作进入三伏天要懂得“躲伏”,也就是要注意休息,合理地安排工作,尤其是在户外的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天气炎热的时候,比如中午1~2点的时候,就不要去工作了,天气太热很容易引起中暑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beixinxi.com/afhhy/3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