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盛宴王者出发青岛啤酒2020年一季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来源:雪球

青岛啤酒年1季度营业收入62.9亿元,减少20.9%,归母净利润为5.4亿元,同比下降33.5%,实现销量万千升,同比下降24.7%,超出我预期。疫情之下现饮渠道几乎停滞,非现饮渠道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一季度均价3,元/千升(产品结构影响),同比上升5.2%,销售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完成年股权激励业绩目标已毫无悬念。

感谢年各种魔幻事件,新冠肺炎的影响已经逐步弱化,啤酒生意逻辑未变,关键局限未变,啤酒辉煌时代拉开序幕,即将鸡犬升天,消费行业王者已经出发,无法阻挡。

以下为跟踪青岛啤酒的生意逻辑,观察其更便宜地提升产品品质的经营内容和报表痕迹。

一、啤酒提质的生意逻辑

啤酒产品有三大关键局限,一是发酵生产,产出品质不稳定;二是保质期在0.5-1年之间,货架期有限,需尽快销售;三是啤酒单价低,较重,远距离运输费用较高,这三点局限决定着啤酒业的过去、今天及未来。

由于啤酒为发酵生产,微生物代谢过程不可能精准控制,即使同一工厂不同批次的产出品质也不同,产出品质不稳定是全行业的共同困难。因此,如何惠而不费地,无法模仿地提升产品品质是啤酒企业的共同追求。

产销规模及排产稳定性是工业化集中生产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进而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上述啤酒提质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何无从模仿地提升产销规模及排产稳定性。

回到啤酒的三大局限,第一,吃垃圾指副牌配合主品牌稳定品质,发酵调配后不达标的产品使用副牌销售,吃垃圾谁都会做,但谁能在吃垃圾上胜出,最终还是要落在产销规模及稳定性的竞争上。第二,在保质期上胜出,指营销上领先,终端周转快,即在时间维度上争取更大的规模及稳定性。第三,在运输半径上胜出,指增加产品覆盖的市场范围,即在空间维度上争取更大的规模及稳定性。因此,后两者局限下的胜出,是规模效应及产销均衡上的胜出,是深化分工前提条件的胜出,即无法模仿的提质优势。

注:1.本文的产销规模及排产稳定性,指既定数量的区域生产基地前提下的增量及稳定,通过增加工厂数量的方式毫无意义。

2.补充关于吃垃圾啤酒高低产品搭配的验证信息,自年初起,重庆啤酒许可嘉士伯及其下属企业使用“山城牌”和“重庆”啤酒注册商标,嘉士伯的高端啤酒如果不是为了吃垃圾,为何还要生产“低端山城”?类似组合有青岛+崂山、百威+哈尔滨、喜力+虎牌等。

二、提质逻辑在报表中的表达

有了啤酒提升品质推动量价齐升的经济逻辑,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财务报表中探寻经济逻辑的表达,保质期、运输半径局限上胜出的财务语言是什么。

保质期指营销上领先,终端周转快,在财务报表中的表达自然是预收账款。

运输半径指产品覆盖的市场范围扩大,即区域生产基地覆盖的市场范围扩大。首先,产品价格高才能承受较高的运输费用,但价高必须被市场接受(预收款);其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即跨区域配送比例、范围在增加,在财务报表中的表达是跨区域配送比例提升,包括:区域内部交易比例提升、运输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增加、产成品周转天数增长。

三、提质的报表数据验证

(一)保质期领先的数据验证

由表1可知,青岛啤酒预收账款、合同负债稳定增长,远胜同行,意味着营销端周转快,产品畅销,在保质期局限上遥遥领先。

(二)运输半径领先的数据验证

1、产品单价验证

由表2可知,除重庆啤酒外,青岛啤酒产品价格最高,产品覆盖市场范围广,结合预收款情况,可知其深受市场欢迎。

华润啤酒作为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啤酒企业,产品价格显著低于青岛啤酒,结合上述啤酒的运输半径局限约束,低品质的华润啤酒已经输在起跑线。

2、内部交易比例验证

3、运费占收入比例验证

4、产成品周转天数验证

由表3、表4、表5可知,青岛啤酒的“分部间交易比例、运费占收入比例、单位运输费用、产成品周转天数”均在持续上升,意味着跨区域配送比例提升,即运输半径领先优势扩大,分工深化持续加强。

年华润啤酒收购喜力,因此其预收款增速仍然不高,分部间交易比例开始稳定上升,产成品周转天数增长也低于青岛啤酒,各方面都逊色于青啤,意味着分工深度不足。

综上,青岛啤酒在保质期、运输半径优势上遥遥领先,即产品提质的关键条件上远胜同行。提质惠而不费,推动产品量价齐升,进而良性循环,逐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该优势无法模仿,自然是真正的护城河。

青岛啤酒之一:激战的护城河—保质期竞争下的分工深化

青岛啤酒之二:啤酒业今生来世—青岛啤酒一统天下的妖言

青岛啤酒之三:提质典范—业绩惊喜的序幕—青岛啤酒半年报解读

青岛啤酒之四:跨区域协作的业绩惊喜—青岛啤酒3季报解读

作者:加班的会计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beixinxi.com/afhpz/2745.html

当前时间: